孩子厭學
孩子為什么厭學的家庭原因之一是家長的高期望。孩子感覺不到學習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滿足父母的望子成龍、女成鳳的期望。父母為了孩子達到自己滿意的人才,把孩子的休息與娛樂時間都安排上滿滿的任務,強迫孩子長時間地學習,參加各種各樣的輔導班,使孩子心理上承受不起,自信心喪失,于是孩子就產生了逃避心理,進而拒學、厭學。孩子為什么厭學,就是因為孩子找不到學習的動力。
孩子為什么厭學的家庭原因之二是父母與孩子的矛盾。有的孩子學習能力差,但在其他如音樂、繪畫、舞蹈、武術等方面天賦異稟,孩子的未來發(fā)展方向更傾向于自己擅長的興趣,然而父母不考慮孩子的現實能力,只是一味地要求高成績,拒絕孩子其他的興趣發(fā)展,孩子對父母失去信任、理解,在學校的學習態(tài)度只會更加消極,發(fā)展深入后容易厭學。
孩子教育
1考好了,給你獎勵;考不好,就懲罰你!
很多家長習慣用獎懲制度對待孩子的學習表現,孩子考好了,獎勵孩子一個iPAD,帶孩子去游樂場;考不好,就不許孩子看電視玩游戲。這種獎懲制度是簡單的,短期內的效果也是有效的,不需要什么親子互動,這似乎也為家長們提供了一種解脫方式。
但是,家長們沒有意識到,獎懲制度會影響孩子的自我認知,并使他們感到焦慮。當學習的動力不再是內在的興趣,而變成外在的獎勵時,他們就不再會主動去追求知識,而是只想獲得獎勵。要知道,在漫長的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物質獎勵是非常脆弱的,內心自發(fā)的動機才是最持久有效的動力。
當孩子因為沒有達成某一學習目標而受到懲罰時,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他們會更有壓力,會因為害怕懲罰而焦慮恐懼,甚至會厭學,效果就會與父母的預期背道而馳。
2你看誰誰誰,這次又考了第一!
在我們小的時候,就經常聽到父母說這樣的話:
“你看人家小明,懂事聽話,哪像你啊,上課不老實,話那么多!”
“你看人家小杰,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多讓爸媽省心??!再看看你……”
很多家長喜歡拿自家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不足,給孩子一個奮斗和努力的目標,以此激勵他們的成長。
其實,家長都沒有想到,這樣的比較和言語刺激不僅難以起到一種激勵的作用,反而會起到反作用,不僅會讓孩子“敵視”優(yōu)秀生,更加損傷孩子的自尊心、上進心,讓孩子在學習中倍感壓力,很容易氣餒從而厭惡學習,結果使教育進入“惡性循環(huán)”。
厭學教育
3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其他的不用管!
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媽媽們說這樣的話:“飯我給你做,衣服我給你洗,你啥都不用管,只管好好學習就行了”;我們也經??吹缴舷聦W的路上,爺爺奶奶或是爸爸媽媽背著孩子的書包,早晚接送,風塵仆仆;家里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會和孩子商量,因為孩子的主要任務就是“好好學習”。
父母關注孩子的學習并沒有錯,但是,如果只關注孩子的學習就片面了,就阻礙了孩子真正學習能力的發(fā)展。孩子的生活本應是豐富多彩的,學習書本知識只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是孩子學校生活的主要內容?;氐郊依?,孩子需要豐富的家庭生活,需要有回到家里的感覺。
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讓孩子只管學習,其他的什么都不管,孩子會慢慢地習慣這種家庭模式,即使媽媽下班回家做家務累得腰酸背痛,孩子也已經學會了無動于衷,視而不見。隨著孩子慢慢長大,父母會發(fā)現孩子越來越不懂事,越來越難管,不懂得體恤父母。
有的家長只知道抱怨孩子厭學,卻不知道孩子厭學的背后原因,父母的爭吵、離異等不和諧的家庭關系很容易影響孩子學習的心情、態(tài)度,孩子帶著消極的心情去學校,會影響到學習的效率,久而久之,孩子喪失了學習的信心,進而出現厭學。父母不要再指責孩子為什么厭學了,而應該好好反思自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