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厭學?厭學有什么常見表現?該如何預防和治療?孩子厭學是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也是我們在咨詢過程當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為了讓大家理解“厭學”,今天技校網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厭學的知識,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厭學的常見表現
平時家長所說的“孩子厭學”了,表現是孩子拒絕去學校。 其實并非如此,“不上學”是學齡兒童的各種心理問題嚴重到社會功能受損的一種通常表現形式,所以,出現這一情況即可能是厭學問題,也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心理問題,比如學??謶职Y。兩者區(qū)別在于一個是不想上學,另一個是不能上學。另一方面,即使能去上學,學習完全不在狀態(tài),也可能是厭學。
厭學是一種情緒,它可以從很多外在行為表現出來。比如,網絡成癮、早戀、逃學、課堂違紀,以及吸煙酗酒等物質濫用;也可以內化為很多心理問題,比如,低自尊、低成就感,人際關系困難,焦慮抑郁、甚至有自殺自殘傾向。因為厭學的孩子大都存在嚴重的焦慮,這種情緒也可能通過身體器官疾病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腸胃炎癥,呼吸系統(tǒng)疾病,頭疼腿疼。家長認為孩子因生病而厭學,實則因為厭學而生病,這種現象叫“心理問題軀體化”。
(二)孩子產生厭學原因
厭學的原因很復雜,最常見的是由于孩子能力低發(fā)展與高要求產生了矛盾。這種高要求是相對而言,可能來自父母,也可能來自學校和社會。比如,我曾經接診過一個男孩一直到13歲還跟媽媽一塊兒睡覺,獨立能力很差,連疊被子都不會,媽媽卻把他送進了教學管理嚴格的寄宿學校,孩子很多精力都耗費在日??鄲郎?,自然對學習產生了厭倦;有的孩子學習習慣一直不好,家長沒有重視,到初中面臨升學任務,家長突然要求成績了,孩子也想進步,但無法解決從小積攢的問題,就會變得焦慮抑郁,出現厭學情緒;不只是學獨立性和學習習慣兩方面,其他諸如人格結構、情緒穩(wěn)定、自我效能感、心理韌性與意志力,社交能力、成就動機、價值觀 等方面發(fā)展滯后都會引起厭學。并且,是多種因素相互交織。家長早期沒有重視,中期沒有幫助,是厭學問題得以維持的原因。由此可見,厭學問題看似突然發(fā)生,實則已經潛伏數月、甚至數年。即使問題已經相當嚴重,仍有家長繼續(xù)忽視,使問題進一步嚴重。
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要積極與他溝通,但有時候沒有效果。很多家長會逼問孩子不愿學習的原因,得到的不一定是真正的答案,一方面因為沒有客觀的參照物,孩子是無法準確說出原因的。比如,自己有社交恐懼,他可能會說同學們冷漠;由于自身缺乏安全感,可能會認為非常和藹的老師也非常兇惡。另一方面,孩子可能會偽裝,比如,有的孩子因為學習壓力不敢面對學校,但他知道跟家長實活實說后可能面臨的是一堆大道理甚至臭罵。所以,他會說因為“學校生活條件差”。結果,家長給他轉了學,他仍然不適應。因為本身他說的就是一個假問題。
厭學問題,還跟孩子的應對方式有關。也就是面對困難的時候采取什么樣的態(tài)度和措施:有的人會逃避,比如,數學課怵頭,索性不聽了,也不想了;也有的人可能轉向幻想,給自己定一個遠大目標,以此來麻醉自己,有的初中生厭學,根本就不學習,卻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要上清華大學,因為這目標很遠大,并且能否實現是幾年以后的事了,所以,他現在就可以滿懷希望的安然入睡了;還有一類人,在困難面前會陷入深深自責,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是有責任心的人,滿足于此,并不想真正解決問題;當然,也有人會采取更積極的方式。他們努力解決問題,嘗試失敗后就積極求助,這是唯一有可能產生良好結果的方式。
厭學的孩子通常采取的就是逃避、幻想、自責這三種應對方式,他們的力量是向內的,不利于解決問題;這些應對方式可能是從家長那里習得的。曾經有一位初一男孩,厭學導致輟學在家,家長說法是“原以為,在家歇歇就能好呢”,所以,并未采取有效幫助措施,持續(xù)時間長達一年,最后孩子不止不上學,而且不出家門見任何人,真正抑郁了。,在這個問題上家長就采取逃避的方式,否認了孩子可能存在問題這一事實,同時幻想奇跡的出現,結果導致問題越來越嚴重。所以,只有家長轉變?yōu)椤皢栴}解決或者求助”應對方式,孩子才可能改變。當然,這家長還必須在家庭內部能占主導地位。
(三) 預防與治療
其實,厭學心理在學生當中是相當普遍的,愛學習的孩子,也難說一點厭倦都沒有,只是程度不同,可以說厭學是每個家長都應該重視的問題。 厭學與其他心理問題一樣,是有先兆的,發(fā)現越早,幫助越及時,損失越小。等到孩子不能去上學了,可能難度就更大了。有如下表現之一,厭學情緒可能已經影響正常學習活動,要高度重視:
1、拖延。幾乎所有的嚴重厭學都是從拖延開始。表現為寫作業(yè)拖拉、返校的是不情愿。
2、學習活動中逃避或取巧。比如,做題過程中,不思考,直接求助,甚至抄作業(yè)。
3、考試成績持續(xù)走低 或斷崖式下降。絕大數學習成績的起伏都與心態(tài)有關。
4、頻繁的違法紀律,被學校處罰。
如出現以上表現,家長要積極與孩子溝通,找出原因,嘗試干預,如干預無效,及時尋求心理幫助。心理咨詢師可能更能理解孩子,雖不會替代您講道理,教訓孩子,但能找出孩子發(fā)展滯后的方面,幫助他人格成長、補充能量。當他有足夠力量面對困難,厭學問題自然就解決了。